高考志愿填报“避坑”助力考生科学“圆梦”

点击:8 时间:2024-06-25

 

  紧张激烈的高考结束后,随着各地分数的陆续公布,高考志愿填报成了一门“技术活”,需要综合考生成绩、排名、意愿等因素选择学校、专业,可谓“差之毫厘、失之千里”。家长们对高考志愿填报非常重视,受思想观念、经验经历、能力水平等影响,更倾向于“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”,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应运而生。但经调研,笔者发现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中暗藏“陷阱”,需要“避坑”。

  一是资质不适格,收费不合理。据统计,目前国内经注册登记的高考志愿相关企业已超过1000家。此外还存在大量未经注册登记的机构与个人,这些机构与个人游离在监管之外,在宣传推广、定价收费等方面较为随意。有的经营者打出“权威专家团队”等旗号,声称导师具备“专业人才技能培训证书”,实际假借他人资质经营业务,借用其他公司的场地和人员,骗取信任。擅长“贩卖焦虑”“饥饿营销”等销售形式,以高价“彰显”专业,收费在几千至几万元不等,有的甚至高达十几万元。

  二是合同不规范,服务不到位。为减少交易成本,提高交易效率,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合同多为格式合同,经营者在重要事项、专业术语、违约责任等方面提醒告知不清楚、不充分,并通过在关键条款中列明“不经过高考即可录取”“保证被录取”等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、违反客观规律的承诺,提高消费者期待值,极易引起纠纷。消费者交费后方可享受服务,服务项目与服务形式与合同约定大相径庭,经营者收费后“卷款跑路”的现象也时常发生。

  三是质量不靠谱,后续不负责。经营者掌握的信息和数据多为官方信息的二次加工与处理,精准度有待考证,表达的观点多为个人经验的总结和对未来形式的判断,主观色彩强烈,甚至存在误导性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,虽引入AI智能分析等新技术,但仍无法避免数据失真、判断失误、分析失灵的情况,容易造成退档、滑档等结果。与预期不符时,经营者往往承担违约责任即可,对学生精神方面造成的伤害,对复读或就读不同学校而产生的费用损失,并不承担责任。

  四是手段不正规,目的不单纯。一些机构谎称掌握内部关系,宣扬“有钱就有门路”“包上名校”等理念,以“通关系”为由收取高额费用,破坏了公平公正的社会风气,在一定程度上易滋生职务类犯罪。不法分子利用学生家长重视志愿填报的心理,散布虚假信息,办理假证件,虚构志愿填报业务,并通过伪造录取信息、录取通知书等图片与材料,骗取他人财物,贻误志愿填报最佳时机。

  对此,笔者提出以下建议:

  一是加强行业监管。开展专项检查行动,依法取缔无高考志愿、教育咨询等资质的机构和个人,净化市场环境,对虚假宣传、违规收费等行为严厉打击,避免不正当竞争。开通专门的投诉举报电话,对相关投诉举报优先办理、重点办理,保证考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志愿填报。

  二是加强源头防范。梳理常见的陷阱与套路,选取合同不规范、服务不达标等相关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法,提出相应的防范举措和应对措施,探索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。人民法院在办理相关案件时应有针对性地发送司法建议,进一步助力行业自律意识和规范意识提升。

  三是加强科学引导。以“阳光志愿”信息服务系统上线运用为契机,加大数据公开力度,进一步发挥大数据的分析、研判与指导功能,开设更多官方、权威的咨询渠道,引导学生及家长重点关注学生兴趣爱好、择业就业方向等内容,注意甄别,树立正确、理性的志愿填报观念。

  四是加强打击力度。公安、检察院、法院、教育部门、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,深化信息数据互通互享,强化违法犯罪线索摸排,实现精准定位、精准打击,坚持打防治一体推进,形成对涉高考志愿填报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强大震慑力。